流光溢彩的昭通(新时代之光)100010网上营业厅社会

2019-09-09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我在想,100010网上营业厅当年清朝云贵总督鄂尔泰来到这个叫做“乌蒙”的地方,眉头一定是皱成一个大疙瘩的。此地几乎全是山区、半山区,有些险峻地方的人出行,得手足并用在岩壁上攀爬,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穷困潦倒、愁苦不堪。这个地方官员对改变这一方天地束手无策,只好寄希望于吉祥的文字,“乌则昭之,蒙则通之”,1731年,鄂尔泰上疏建议将“乌蒙”改为“昭通”。

  然而,即使多年后此地被人们津津乐道称为“小昆明”的时候,这里依然没有变成真正的“昭通”。那时候,这片古老乌蒙大地上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骡马。马帮的声声马蹄,在这段古老的茶马驿道上砸出一个个碗口大的深坑,让今天的我们,仍为这片土地上行走的艰辛而一次次心灵震颤。“昭通”这个词从她诞生那天开始,就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人们的心头盘桓了两百多年。

  两百多年的盘桓,“昭通”一定是在寻觅着一个落地的契机,只有落地了,只有落在适合生长的土壤里,这颗包含着美好愿景的种子才能生根,才能发芽,才能开出娇妍的花来。

  党的扶贫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殷殷嘱托,才是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契机。如今,这粒种子已经生根,已经发芽,已经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这个初秋,昭通的天空像海水一样蔚蓝,像是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满城苹果飘香。朋友小沈驱车一个小时,带我们来到他的家乡大山包,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地。大山包断崖万丈,江流有声,高山草场,峡谷牛羊,不时还有仙鹤翩翩起舞。云雾绕山若带,忽现一条羊肠小道,在刀削斧劈般的峭壁上蜿蜒,山风吹来,似觉这条羊肠小道如绳索般在颤抖,路的一边是悬崖,踏上一步便觉胆战心惊。小沈笑着说自己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就是通过这条羊肠小道走到外面世界的。不过,现在这条羊肠小道已经没有人走了,住在大山深处的人们已经搬迁出来,这条小道如今成为高山风景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近这些年,为了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局,昭通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的老百姓陆续搬出大山,手足并用攀爬出行成为历史。从大山包归来,小沈特意带我们来到昭阳区靖安镇,只见群山为屏,绿水如带,蓝天白云下面,一座占地两千多亩的新城已经巍然耸立,这个冬天到来之前,将有六个县区九千余户共计四万多人迁入。通过探索“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城镇化安置模式,昭通正努力从根子上解决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难题。

  秋阳的照射下,苹果的香气更加馥郁。小沈告诉我们,现在的昭通,仅靠种植苹果一项,收入上万元的农户已达五万多户,三十多万果农在苹果产业里尝到脱贫的甜头。我们看见,苹果园里,枝头的苹果一个个圆润饱满,而园外一箱箱苹果正通过水陆空立体交通销往全国各地。我相信,那娇妍的“昭通”之花散发出来的香气里,一定有苹果的芬芳。

  夜晚的昭通流光溢彩。彩灯映射下的省耕公园,湖水波光潋滟,湖上九曲回廊,来此休闲的人们或挈妇将雏,或陪伴老人,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闲适,神态都是那么安详,让步履匆匆的我们,顿生羡慕。再看湖水对岸,高楼林立,万家灯火,一轮圆月挂在楼后,飘飘渺渺宛如仙境。于是,我相信,今天的昭通,日子是亮堂堂的,是流光溢彩的。我想,今日之“昭通”,是当年那位爱写诗的鄂尔泰,无论如何奇思妙想也想象不出来的吧。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09日 20 版)

(责编:冯粒、曹昆)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