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气溶胶传播在特殊条件下才发生?封闭空间中要做好防护fuqinjie女人

2020-02-10

2月8日下午,fuqinjie在上海市疫情防控进展新闻发布会上,有专家指出,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这一消息经公布后,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很多人担心,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在空气中飘浮,会不会不知不觉就被吸入到身体里了?对此,专家们这样给予解释:

气溶胶也是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专家:目前尚缺乏明确证据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介绍,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逃出俱房间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解释说,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形成空气中的小液滴。它并不是一直飘,很容易沉降,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和接触传播防范要求相同。

郭威介绍,即使是飘的状态,一来我们有口罩防护,所以提倡正确戴口罩,口罩要遮严口鼻,尽可能减少面部和口罩边缘之间的缝隙。二是病毒致病也要达到一定的量,福州三中家校互动平台在空旷、人少的环境里,气溶胶被稀释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太可能让人“中招”,在封闭的空间,如电梯、办公室,气溶胶感染风险才会高一些,所以提醒大家不要聚集,排队时相隔1.5米到2米左右是个比较安全的隔离距离。

“从逻辑上看,存在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只是这种方式在不同传染病传播流行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人造人间奇凯达目前缺乏明确的证据证明气溶胶也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吴尊友指出,即便按照“逻辑推论”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形式,其在新冠肺炎中也占比也极小,属于“非主流”。而据目前流行病学调结果显示,近九成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可追踪到与确诊病例有过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史。这符合飞沫和接触传播的特征。因此,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仍是目前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患者呼出的空气会不会造成气溶胶传播?

专家:某些特殊条件下才可能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呼出的空气会不会含有带病毒的气溶胶?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解释,在正常呼吸的情况下,位于肺部这种下呼吸道的病毒并不容易出来,倒是猛烈地咳嗽、咳痰时,更可能产生气溶胶。

郭威强调,皮特老爹大战公鸡其实,气溶胶的传播对医护人员防范的意义更大。提醒他们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采取空气隔离措施,比如戴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冯录召指出,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开窗换气时病毒会不会飘进来?

专家:有必要开窗通风但需注意时机

虽然气溶胶漂浮过程不长,但是如果与新冠肺炎患者共同住在一幢楼里,在开窗通风换气时,病毒会不会飘进来?

对此,吴尊友表示,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如果不是在密闭空间里,通风会使飞沫在空气中形成的病毒浓度降低。他建议每天至少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但要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认为,如果没有随意吐痰等恶劣的生活习惯,被传染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在更新室内空气时开窗透气,即使有气溶胶也会沉降,按照防范接触传播的要求,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就可以防范。

“如果空气不流通,别说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门。一天可开几次,总时长可保持在2至3个小时。”许绿叶指出。

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李发久则认为,如果和患病邻居隔得比较远,可以开窗通风应该没问题。他表示,气溶胶的传播大部分都是在封闭的房间当中,比如说实验室、医院诊室,释放到大气当中,气溶胶的传播能力会比较低。

“楼上楼下有隔离病患的情况下,需要灵活掌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李晓宁主任医师解释,如果楼房的窗户直接和邻居对开,要错峰换气,或者不开那一扇窗。如果楼间距不大,或者在老旧小区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话,在已知周围有感染病人时,不建议频繁地开窗换气。

电梯等密闭空间是高风险地带吗?

专家:封闭空间中要做好防护措施

在专家回答中,都提到了密闭空间和封闭房间易于气溶胶的传播,电梯被网友们认为是高风险地带,会不会有新冠肺炎患者留下带病毒的气溶胶,被其他人吸入的风险呢?

对此,许绿叶表示,在理论上这种可能性,所以要尽量减少出门,不聚会,必要外出时戴紧口罩。“建议身体不接触电梯空间,按电梯键时,可以用纸巾隔一层再按,回家后立即洗手。”她说。

“虽然气溶胶不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在电梯、车厢等密闭环境中,必须佩戴口罩。”吴尊友表示。

(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健康报和长江日报)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