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从“一带一路” 讲起英美大炮战国际

2018-08-02

王义桅是热情的 “一带一路”研究者和国际宣讲者。 这几年他马不停蹄奔走于五十多个国家给高官、学者、企业家、 媒体人甚至国王、总统讲述 “一带一路”——这个最新鲜的由中国开头的故事。如今,英美大炮战 他把这些经历集结成 《王义桅讲 “一带一路”故事》,请我写几句话,我就写些感触吧。

讲故事有种种讲法,讲亲身体验的故事才能使故事饱含哲理的营养。 王义桅顺手拈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民间流传的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 要快富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 这句话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被证明为千真万确。由此扩展到 “一带一路” 倡议中的“五通”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就顺理成章地令人信服接受。

王义桅对世界各地的人们讲中国故事很讲究方法,我愿意在这里提炼出他的三条基本经验, 供大家参考: 双方要 “对话”, 而不是一个人 “说书”; 讲 “中国自身”,也讲 “对方关切”; 讲 “两国合作”, 不忘讲 “国际时空”。

一、 善于 “对话”。 对话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 会远胜于 “说教” 或 “propaganda” (灌输式的宣传) 的效果。 通过对话才能有的放矢激发对方的兴趣, 更好地互动。 作者在拉肯与比利时国王对谈“一带一路” 建设问题时,在解释对方提出的 “一带一路”建设是否是政府项目后, 顺势说明了 “一带一路” 建设遵循 “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 政府服务、 国际标准” 的宗旨。

二、 要充分顾及 “对方关切”。 “一带一路” 的六大经济走廊沿线的64 国中, 有8 个最不发达国家、16 个非WTO 成员国、 24个人类发展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关切有极大不同。没有 “国别研究” 的功底, 用一个 “底稿” 去不变应万变, 人家自然误解中国方案是你让他们硬穿的 “中国鞋”。

三、 “两国合作” 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的, 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讲故事中说清楚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观点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这样, 他们会理解 “一带一路” 的合作是有中国政治信誉保证的。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的素养。 你看王义桅竟然 “班门弄斧” 对阿拉伯人讲起那么多古兰经的教义, 其说服力也就不言而喻了。王义桅也是公共外交的研究者和推动者, 面对面讲故事是公共外交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公共外交实践者应具备的一条基本素质, 所以他如此成功地周游世界讲好 “一带一路” 的中国故事, 就理所当然了。

这本书是作者讲好中国故事的案例集,读者开卷必会兴趣盎然。 期望中国有更多的学者能像作者那样身体力行地讲好中国故事。

2018 年5 月30 日

(责编:姚丽娟、杨牧)

阅读延展

1
3